市西是我成长的地方

1959  周国瑾

明年是母校的六十年校庆,作为市西人不只翘首盼望着这一欢庆的日子,还常常魂牵梦萦着当年的学生生活和教师生涯。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在市西高中读了三年书,六十年代大学毕业分配到市西站了二十年讲台,直到1984年离开教育岗位,被抽调到静安区政府担任行政领导。现在回忆起来,我深深感受到当年市西为我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实践空间,市西是我成长的地方。

市西的学习氛围和教育观念始终对我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,择要说有以下几点:一是知行合一的校风。当我成为市西学生的那一天就知道了“好学力行”的四字校训,很自然地把今天的在校学习和明天踏上社会联系了起来。以后当了教师,更加深了对“好学力行”这四个字的认识,要教好学生就要自己先当学生,不断“充电”,提高教学水平。到了行政领导岗位,我始终把“好学力行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,以此勉励自己,认真学习,努力工作。

二是文理兼蓄的教育理念。市西的师生都懂得基础教育是培养通才的教育,因此教学所追求的是基础知识面的宽广和学习方法的融会贯通,而不是一味“打深井”,钻一门。虽然学校历史上也分过文科班和理科班,但师生对文理并不偏废,这就使得学文的也懂理,学理的也会文,我深感文理俱佳,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。

三是积极自主的教风和学风。我在当学生的时候就觉得市西的教师都很敬业,虽然没有坐班制,但教师的备课都很认真,这是做学生最能感受出来的。市西的教师不仅上课用启发式,而且与学生相处很平等,在这样宽松的环境中,学生的思想比较活跃,学生的学习比较主动。此外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不包办,除给予一些必要的指导外,都是学生自己管理自己,学生自己服务自己,从而锻炼了学生的自理能力。到我自己当了教师,这种风气我也传承了下来,我允许学得好的同学免课,让他()去图书馆自修,或几个学生组成小组讨论问题,收到了很好的效果。

我离开市西己二十余年,但割不断的教育情缘和市西情结将伴我终身。在人生的重要阶段市西培育我成长,在更长的人生历程中我见证了市西的成长。在母校六十周年华诞即将到来的时刻,我衷心祝愿她生命更加灿烂,前程更加辉煌。